在北科建集團高質量發(fā)展的征程中,總有一群人以擔當詮釋責任,以實干書寫答卷;總有一些團隊以創(chuàng)新突破瓶頸,以堅韌鑄就輝煌。他們用行動詮釋“把企業(yè)當家”的初心,用成果印證“專業(yè)創(chuàng)造價值”的信念。讓我們共同走近這些閃耀的集體與個人,感受他們的奮進風采!
團隊篇:攻堅克難顯擔當
長春公司:企業(yè)如家,寸利必爭的 “護盤者”
長春公司始終秉持“企業(yè)利益高于一切”的原則,堅持底線,經過與合作單位多輪務實溝通與艱難談判,最終成功達成協(xié)議,為集團減少現金支出數千萬元,彰顯了長春公司將企業(yè)視如“家業(yè)”,將每一分利益視作全體“家人”共同財富的經營態(tài)度。
上海城市公司:創(chuàng)效先鋒,精打細算的 “資源魔術師”
嘉興購物中心空調改造工程中,上海城市公司以“效益最大化”為目標,跳出傳統(tǒng)合作模式,巧思盤活資源——既讓老舊空調煥發(fā)新生,更額外盤活數百萬元現金資產。這是把 “效益” 二字刻進骨子里的智慧,他們用實干證明,創(chuàng)效從來不止于 “做了什么”,更在于 “做到了什么”。
環(huán)渤海區(qū)域公司:務實精進,自我加壓的 “攻堅隊”
“扎實、務實、真實、踏實”,這八個字是環(huán)渤海區(qū)域公司匯報工作時的鮮明標簽。他們不搞花架子,不做表面文章,只把 “解決問題”“創(chuàng)造價值” 當作硬道理。今年,團隊主動給自己 “加擔子”,硬是讓天津兩個項目扭虧為盈。這份成績的背后,是無數次沉到一線的調研,是一遍遍優(yōu)化方案的較真,是 “不待揚鞭自奮蹄” 的擔當。
北京城市公司:韌力破局,善借外力的 “解題高手”
面對重點難點工作,北京城市公司總有一股鍥而不舍的韌勁。不蠻干、不閉門造車,而是像海綿一樣吸收外部力量:政策資源、專業(yè)機構、合作單位…… 但凡能推動問題解決的,都是他們借力的支點。從卡殼的審批流程到棘手的協(xié)調難題,他們用 “釘釘子” 的堅持,把 “不可能” 磨成 “可能”。這份韌勁里,藏著對工作的敬畏,更藏著 “辦法總比困難多” 的智慧。
人物篇:企業(yè)先鋒楷模
工地上的“守時人”,用責任筑牢防線
清晨8點的工地,總有一個身影準時出現 —— 那是環(huán)渤海區(qū)域公司的喬付忠。他并非工程科班出身,卻憑著 “死看死守” 的責任心,把工地當成了第二個家。從晨光熹微到暮色沉沉,他盯著鋼筋綁扎的間距,查著混凝土澆筑的標號,用腳步丈量每一寸工期。這份堅守里,沒有驚天動地的豪言,只有 “進度、質量絕不能出問題” 的樸素承諾,卻比任何專業(yè)術語都更有力量。
高鐵上的“急行軍”,用腳步丈量實干
“今天坐高鐵來,明天坐高鐵回”—— 這是李璐出差的常態(tài)。剛從外地歸家,來不及卸下旅途的疲憊,她便帶著文件直奔高鐵站,為了嘉興的工作,星夜兼程。沒有“等一等”“緩一緩”的借口,只有“把事辦妥”的執(zhí)著。這份奔波里,藏著對工作的熱忱,更藏著“事不避難,行必將至”的實干精神。
深夜地庫的那盞燈,照亮財務人的實干底色
每晚十點,當多數人已踏上歸途,單位地庫的角落里,總有一輛車靜靜停放——那便是財務管理部陸林的車。財務報表上的精準數字,資金調配中的高效流轉,不是憑空而來的奇跡,是他對著屏幕逐行核對的專注,是他在政策文件里反復鉆研的耐心,是無數個深夜里“再算一遍”“再核一次” 的較真.財務管理部的成績,從不是寫出來的匯報,而是眾多陸林們用一個個加班的夜晚,一筆一劃“干”出來的勛章。
從團隊的協(xié)同攻堅到個體的堅守奉獻,他們用 “守企如家” 的擔當、“創(chuàng)效為民” 的智慧、“務實攻堅” 的堅韌、“敬業(yè)實干” 的初心,為我們勾勒出“北科建人”堅持的模樣。下一個征程,讓我們繼續(xù)攜手并肩,以他們?yōu)楣猓蜃吭蕉校?/p>